浅谈成都确诊女孩事件
今天是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较近几天我都被成都确诊女孩转场的热搜信息占满着,事件情形大概如下:12月8日,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天,20岁的成都姑娘小赵,完全没想到,前几天的行程,会让她在网上被当众“吊打”,12月7日,由于奶奶被确诊新冠,她也去医院检查,第二天,小赵被确诊,于是配合工作人员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行踪,去看望奶奶,取快递,做美甲,和朋友吃饭,看电影,晚上和朋友去了酒吧,没想到,官方通报她的行踪后,却被网友恶意揣测,甚至人肉了她的真实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更有甚者,对她进行人身攻击,还牵连无辜,把跟她形似的其他女孩的照片全网转发,给她们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她被确诊新冠的心情,没人在意,而这些人之所以如此“正义凛然”地攻击和伤害她,只是因为女孩确诊前曾去过酒吧,匿名活跃于网络世界,真的可以无法无天吗?这个事件又一次让我见识到了网络暴力的能量。
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实签点评:
任何一名确诊患者,首先应该得到公众的同情和扶助,不应该成为网络暴力的对象。对女孩“人肉搜索”,进行无端谩骂和恶意揣测,是赤裸裸的二次伤害。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病毒。在确诊病例发生地进入战时状态,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严阵以待控制疫情的关键时刻,把矛头对准确诊病例,在网上胡言乱语,既是对确诊者合法权利的侵犯,更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大局。
疫情防控是一件严肃至较的事情,防控的成果有赖于大众的理解和配合,因此在对个人隐私信息的处理上,更应该慎之又慎,较力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负面影响。并且疫情的突然出现,确实对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但有些常识、有些红线,在疫情防控的特殊状态下,依然成立,依然需要守护。疫情防护重要,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同样重要。
18886000288.b2b168.com/m/